常見問題
九華山全山以化城寺為中心,有大小寺院80余所。其中主要寺院有化城寺、東崖寺、甘露寺、百歲宮、祗園寺。
化城寺,是九華山的開山主寺。始建于唐至德初年(756)當地鄉紳請新羅僧人金喬覺入居。建中初年(780),唐德宗敕賜寺額名“化城寺”。貞元十年(794年)金喬覺99歲圓寂后,僧眾視其為地藏菩薩化身,化城寺遂成為地藏菩薩道場。清圣祖(1662-1722)、高宗(1736-1795)或頒藏經,或御書匾額,并賜金修葺。咸豐七年(1857),除藏經樓外,寺宇皆毀于兵火。光緒年間(1875-1908)重建。
東崖(亦作東巖)寺,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。唐開元末年,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初來九華山常在此晏坐清修。唐至德二年(757),山下居士諸葛節發心為金地藏修建化城寺,為其居住。明正德年間,有僧周經于此結茅,后建“晏坐堂”,以祀金地藏。明萬歷年、清同治九年重建,后被焚。其后移建于化城寺東,稱東巖下院。
甘露寺,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,原名“甘露庵”。始建于清康熙六年(1667),傳說動工之夜,滿山松樹皆滴甘露,故名。乾隆年間曾擴建,后毀于兵燹。同治年間又重修,恢復舊觀。光緒二十年(1894)住持僧大航募修,并于次年入京請回《藏經》一部。民國初添建殿宇。1990年在此開辦九華山佛學院。
百歲宮,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。初名摘星庵,又名萬年禪寺,始建于明代。萬歷年間,無暇和尚在九華山刺舌血調金粉,耗時二十余年,抄寫八十一冊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無暇和尚126歲圓寂,肉身三年不腐,其弟子遂將其肉身裝金供奉,崇禎帝敕封為“應身菩薩”,御題“欽賜百歲宮,護國萬年寺”,
祇園寺,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,又名祇樹庵,是九華山規模較大的寺院,始建于明代,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東寮之一。清嘉慶年間成為十方叢林。咸豐年間被毀,后又重建。
此外,還有天臺寺、月身寶殿、旃檀林、甘露寺、上禪堂、慧居寺、二圣殿、翠云庵、翠峰寺、潮音精舍等寺院。
- 上一個:九華山主要山峰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