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華山動態
九華山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。起源于唐代。相傳唐開元末年,新羅國(今韓國境內)高僧金喬覺來九華山開辟地藏道場,苦行禪修七十五載,于農歷七月三十日這天圓寂,終年九十九歲。遺體置缸三年后,全身不壞,容貌如生,撼其骨節有金鎖般晌聲。依佛經所說,金鎖骸鳴,乃是菩薩應世,因而弟子們視其為地藏菩薩轉世,尊其為金地藏,遂在九華山神光嶺建肉身塔供奉。每年或每隔幾年的佛誕節(夏歷四月初八日)、自恣日(夏歷七月十五日)、地藏誕日(夏歷七月三十日)都舉行“浴佛法會”、“盂蘭盆會”、“大愿法會”,民間和寺院還共同舉辦“陰騭大會”(夏歷十月十五日——下元節)。大凡這樣的日子,朝圣和集市貿易蔚然成風。四方信徒、香客組織各種會(團)朝山進香、拜塔、守塔、朝拜天臺,山民和手工工藝戶趁此機會互做買賣,民間藝人也趁此獻藝,逐步形成了傳統的九華山廟會。若叢林寺院傳戒,四眾弟子可參與求戒并領取戒牒。朝山信徒中歷來以兩廣、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居多,也有日本、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的佛教界人士。1983年起,每年夏歷七月三十日前后,九華山管理委員會協同佛教協會有組織地舉行廟會活動,將大型佛事活動與大規模的集市貿易、文化娛樂等活動融于一地。
- 上一個:來九華山旅游相關交通信息
- 下一個:九華山大愿文化園相關介紹